http://gzdlc.ysneo.com/Content/weixinlogo.png
​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“制造业当家”战略部署及广州市“制造业立市”要求,持续推进人才体系建设,公司通过开展“芯星”人
http://gzdlc.ysneo.com/m/content/2025-10/30/001072.html

等待处理…

公司构建“选育用”人才培养体系 夯实高质量发展人才根基​

2025/10/30

​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“制造业当家”战略部署及广州市“制造业立市”要求,持续推进人才体系建设,公司通过开展“芯星”人才培养、工匠课堂授课、职业技能认定等多项举措,构建起覆盖新员工入职、在岗提升、高端锻造的全链条培养机制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人才动能。

“芯星”双轨:

激活人才“源头活水”

8月5日,公司举行2025年芯星人才座谈会暨师徒签约仪式,围绕“专业人才”与“高技能人才”两大方向,构建分类分层、双轨并进的人才培养体系。

在“芯星·专业人才”培养方面,公司面向运营部门新入职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实施“一线历练+轮岗培养”机制,安排学员深入生产一线,并在技术、品保、工艺等部门进行为期一年的轮岗锻炼,最终通过双向选择定岗于运营、营销等岗位,强化专业人才对业务流程的系统认知与实践能力。在当日的活动中,芯星学员与各自导师签署了培养协议,标志着公司技艺传承和人才培养机制的进一步落实。

与此同时,“芯星·技能人才”项目聚焦线缆制造关键工种,从高职院校招募优秀毕业生,通过“师带徒”“广缆工作法”等模式,系统培养具备技师、工匠水平的技能骨干。公司于8月14日举行“芯星”技能人才签约仪式,8对师徒庄严签约,标志着技能传承机制进一步落地。

平台支撑:

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的技能升级

为强化“芯星”项目支撑,公司整合内训资源,打造“工匠课堂+职业认定”双支撑平台,推动人才培养从“输血”向“造血”升级。

“工匠课堂”聚焦线缆制造四大关键工序——拉丝、绞线、成缆、挤出,由“广缆工匠”担任讲师,传授工艺要点与操作规范。首期课程由集团级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孙庆夺主讲,分享其17年工艺实践经验,帮助学员夯实基本功、提升实战能力。

在职业能力建设方面,公司依托旗下广州市电缆学校、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等平台,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。9月3日,公司启动职业技能认定初级工培训班,围绕基础理论、工艺控制、质量识别、设备维护等设置课程,并为考核通过者颁发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。目前,企业获证员工占比已超过75%,形成了一支“懂工艺、精操作、能创新”的产业工人队伍。

​成果初显:

人才梯队驱动创新提质

人才培养的持续投入逐步转化为企业发展实效。8月21日,公司职工冯楚倩入选广州市“羊城工匠”培育对象,这是继2024年廖思聪入选后,广州电缆再度涌现的高技能人才代表。11年前,冯楚倩作为质量管理员入职广缆,在公司的培养下,她成长为品保部部长助理、市级创新工作室带头人,拥有10余项发明专利,其主导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助力公司取得CNAS国家认可,新能源线芯优化项目年省成本超千万元。

在她的带动下,公司“女职工创新工作室”通过“巾帼传习矩阵”开展“传帮带”,培养出十余名技术骨干。截至目前,公司已评选两届共19位“广缆工匠”,建成2个市级、2个集团级劳模创新工作室,近三年累计创造经济效益数千万元。

文/工会办公室 梁武华

© 广缆天下

↑ TOP


分享到

微信

QQ

QQ空间

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