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庆夺带团队优化生产工艺
安环动力与电缆车间抢修故障设备
胡求生深挖降本增效潜力
梁兴华助推新设备快速投产
万方红班组缩短交货周期
黎超雄抢修灶台保供餐
在“开源节流、提质增效”工作主线引领下,广州电缆员工以“创新创业+”精神为驱动,从技术创新到生产优化,从协同攻坚到降本增效,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。
技术革新破壁垒
导体车间孙庆夺带领技术团队以“理论+实践”双轮驱动,成功突破多头中拉设备的技术壁垒。面对设备退火电流限制,团队通过精准测算与理论推导,首次实现14/0.56规格线材试产成功,并进一步挑战14/0.62规格生产工艺。相较传统单头拉丝设备,多头中拉设备生产效率提升9倍,设备利用率显著提高,生产周期大幅缩短,为公司降本增效开辟新路径。
协同攻坚克难题
电缆车间突发成缆机故障,安环动力与电缆车间通力协作,仅用2天完成原需4-5天的抢修任务。通过“内部技术支援+外部资源联动”模式,团队精准定位配件型号,同步协调供应商加急供货,外部合作单位更是连夜加工、专车配送,最终高效完成修复。这一抢修案例不仅展现了跨部门协作的“广缆速度”,更验证了“问题导向+资源整合”的创新实践价值。
精细管理挖潜力
框绞B班组班长胡求生以“全流程管控”理念深挖降本潜力,通过焊接复用工艺将废铜率从0.35%降至0.25%,年节省成本超万元。班组推行“设备点检+预防性维护”双轨制,设备故障率下降10%,月均减少停机20小时,生产效率提升5%。其“班前预演+动态调度+总结改进”的管理模式,更助力班组连续超额完成产能目标,为降本增效树立标杆。
多线协同稳交付
装备线缆车间梁兴华以“主动+担当”精神加速新设备投产,在厂家调试基础上自主优化流程,仅用1天完成设备投产并持续跟进问题解决。面对旺季产能压力,他统筹排产与导体计划,指导新员工快速上岗填补关键岗位缺口,确保生产有序衔接。新能源车间万方红班组则通过“物流优化+工艺升级”双管齐下,物料取用时间缩短5分钟,新设备调试周期压缩至4天,胶料用量精准控制,废胶成本显著降低,为订单交付提供坚实保障。
灵活应变保供餐
6月5日,饭堂炒锅底部水龙头接口因老化突然爆裂,持续漏水影响正常供餐。技改动力同事黎超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面对灶台周边密布天然气管道的复杂环境,常规维修需拆卸灶台并由专业燃气公司处理,流程繁琐且耗时数日。为保障职工用餐,他果断创新应急方案:利用垃圾袋自制简易防脏衣,俯身钻入狭窄灶台底部,在有限空间内精准完成水龙头接口更换。此操作不仅节省专业维修费用,更避免因拆卸灶台导致的燃气停供风险,为正常供餐争取时间。
从技术攻坚到协同作战,从精细管理到创新驱动,广缆人以“开源节流、提质增效”为主线,将“创新创业+”精神融入生产每个环节。他们用智慧破解难题,用汗水浇灌成果,以实干践行责任,用创新书写时代答卷。
文/工会办公室 梁武华